引用本文:

丁云,龙振海,姚启欣,等. 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在核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 光通信技术,2021,45(6):36-39.

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在核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丁 云1,龙振海1,姚启欣1,李海青1,唐玉春2

(1.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部电气仪控室,北京 100193;2.装备发展部军代局驻上海地区军代室,上海 200000)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针对核电站场外应急通信数据传输的需求,开展了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的受限因素和安全因素,分别指出其解决措施;然后,提出一种未采用远程光泵放大器(ROPA)的光纤长距离无中继输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光纤链路无中继传输距离达252.15 km,满足核电站应急通信指挥专网的超长距离数据传输和安全的需求。

关键词:长距离光传输;光放大器;色散;非线性;核应急

中图分类号:TN256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1)06-0036-04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1.06.009

0 引言
       核电站应急组织和技术设施具有系统数据复杂、上级汇报单位多和分布区域广等特点[1-2],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数据传输需要采用专用的大容量通信链路来保障。光纤通信拥有容量大、保密性好和不易受电磁干扰等优点,是目前核电站应急通信(下文简称核应急通信)的最佳选择。光端机通信传输距离一般为80 km左右,超过这一距离的线路需要在线路中间设立中继站点。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核电站场外应急通信数据传输线路部署在高山、沙漠等具有交通障碍的地理区域,在这些地区部署中继站较为困难,而且成本高昂[3]。本文从简化传输链路、降低线路复杂度和整体系统成本[4]出发,提出一种可用于核应急通信的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的安全设计方案。

4 结束语
       光纤长距离传输技术在电力[9]、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已有相关的应用场景。该技术可用于核电站场外应急通信数据传输,确保在核事故情况下,省级核应急指挥平台有效调用通信、气象和环境监测等核应急数据。因此,未来我国建设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应急通信基础设施时,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可作为首选通信传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