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许敬旭. 光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的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J]. 光通信技术,2025,49(3):114-118.
许敬旭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北京 100142)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为探讨光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及技术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了空间激光通信(FSO)、通感一体化(ISAC)光通信网络及可见光通信(VLC)三大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性能表现,并基于新型光纤、光电器件制造工艺及量子通信技术的前沿进展,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表明:FSO在跨域互联与应急通信中展现高传输速率优势,但受天气影响稳定性不足;ISAC光通信网络技术通过光纤传感可实现交通、地震等场景的实时监测,但复杂环境误报率较高;VLC在室内定位与医疗领域实现厘米级精度与无干扰传输,但存在硬件成本高的问题。未来,空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协同架构、光电共封装(CPO)技术及量子密钥分发(QKD)将分别从网络基础、设备互连能效与安全防护三方面推动智慧城市升级。
关键词:光通信网络;智慧城市;新型光通信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3-0114-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3.019
一、引言
智慧城市概念:以光通信网络为物理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型城市治理范式。
技术架构:构建全域覆盖、低时延、高确定性的光通信网络,形成城市级智能物联感知体系与网络基础设施协同融合的承载基础。
发展历程:从IBM提出“Smart City”到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协同的跨越式发展。
二、光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中的多场景应用
1. 空间激光通信网络(FSO)
应用场景:短距跨域互联、应急通信保障、卫星互联网接入。
技术特性:无需铺设物理光纤、环境适应性强、高速率传输能力。
挑战与展望:提高传输稳定性和传输距离,迈向“通、导、遥”融合一体化。
2. 通感一体化光通信网络
应用场景:智慧交通、城市管道安全、地质灾害检测。
技术特性:通信与感知功能深度融合,提升光纤光缆资源利用率。
挑战与展望:提高复杂环境下的信号稳定性和数据处理技术,研发新型光纤及光电器件。
3. 可见光通信网络(VLC)
应用场景:室内定位、工业场景、智慧交通。
技术特性:高集成度、高速率、高安全性。
挑战与展望:突破环境光干扰、定向传输限制和硬件成本高昂等瓶颈,开发新型光电材料和智能光环境调控技术。
三、新型光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展望
1. 新型光纤
代表技术:空芯光纤与多芯光纤。
技术特性:空芯光纤具有超低时延、超低损耗等优势;多芯光纤实现空分复用,提升传输容量。
未来趋势:形成“短距接入-长距传输”的分层协同架构,满足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的需求。
2. 新型光电器件制造工艺技术
代表技术:光电共封装技术(CPO)、线性驱动可插拔光学(LPO)、硅光技术。
技术特性:缩短光信号传输路径、降低传输损耗与功耗、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未来趋势:形成“短距LPO+中长距CPO+硅光底层支撑”的技术矩阵,为AI智算中心提供光电器件保障。
3. 量子通信
核心技术:量子密钥分发(QKD)。
技术特性: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协商,保障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
未来趋势:光通信与量子通信的深度融合,构建覆盖政务专网、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四、结论
光通信网络的作用: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石,提供立体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光通信基础设施。
技术突破与挑战:面临传输速率与带宽提升、安全性与可靠性优化、应用成本控制等挑战。
未来展望:在产学研各界的协同攻关下,光通信网络将突破现有限制,驱动城市向更智能、更低碳、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