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志斌,孔祥瑞,邓玉萍,等:基于PTPd2的非对称链路时间偏差补偿方法[J]. 光通信技术,2019,43(7):37-41.
王志斌1,3,孔祥瑞1,3*,邓玉萍2,李文江3,罗 京4
(1.燕山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鞍山师范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3.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81;4.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数字化所,辽宁 鞍山 114001)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针对IEEE 1588v2主时钟到从时钟的时延和从时钟到主时钟的时延不相等的问题,构建了一种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将基于时间戳的主从时钟偏差计算结果输入该网络模型,对时间偏差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非对称链路的时钟同步精度由100 μs提升至50 μs,同时消除过大的抖动,从而更好地校正传输时延。
关键词:1588v2;三层BP神经网络;非对称链路;校正时延
中图分类号:TN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19)07-0037-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19.07.009
0 引言
非对称链路是指往返某一节点的路径不一致,2个方向的延时不同,从而造成主时钟到从时钟和从时钟到主时钟间相互通信发送同步报文所经路径不对称的通信链路。在IEEE 1588v2协议中,通常认为主时钟到从时钟和从时钟到主时钟的通信链路是对称的,即通信距离、线路长度都默认相等,故IEEE 1588v2协议更适用于对称链路[1]。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信链路大多数都是非对称链路,其链路的不对称性会使同步精度降低,如何修正非对称链路的不对称性及其传输时延是一个难题[2]。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将三层BP神经网络应用于非对称链路主时钟到从时钟的传输时延与从时钟到主时钟的传输时延差值的补偿。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IEEE 1588v2的纯软件实现方式PTPd2,主要针对非对称链路传输时延问题,构建了一种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校正主从时钟时延差值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际时钟同步精度曲线表明: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本方法能够消除非对称链路通信过程中较大的波动,使整体时间偏差趋于稳定;同时提高非对称链路的时钟同步精度,由原来大多时刻时间偏差为100 μs提升至50 μs,从而更好地校正传输时延。本文设计的方法在非对称链路的情况下达到了PTPd2官方宣称的亚微秒级同步精度,对推动改进非对称链路时延计算方式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