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魏兴,陈聪,罗懿宸,等. 25G ONU光模块的高速性能设计与实现[J]. 光通信技术,2024,48(4):25-30.
魏 兴,陈 聪*,罗懿宸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330)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优化光模块的发射光信号眼图性能和接收信号灵敏度是提升高速光网络单元(ONU)光模块传输链路预算的关键所在。设计了一种具备高速性能的25G ONU光模块,首先深入研究了高速信号线走线阻抗不连续点的处理技巧和印刷电路板(PCB)打孔工艺设计对传输信号线带宽性能的影响机制,然后调整参考叠层结构、优化过孔工艺方式,最后对其进行高速信号仿真试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块不仅全面满足发射眼图性能和接收灵敏度的指标要求,而且其性能余量远超IEEE802.3ca协议标准。
关键词:光模块;光网络单元;差分阻抗;S参数;时域反射
中图分类号:TN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4)04-0025-06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4.04.005
AI全文阅读精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25G ONU光模块的高速性能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总体设计、高频电气设计与优化、产品性能测试等方面。以下是文件的核心内容总结: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千兆光纤入户商用和未来网络需求的增加,现有千兆宽带接入网络已不能满足4K/8K超高清电视、AR/VR、物联网等应用的数据流量和时延要求。
IEEE 802.3ca标准提出了25Gbps速率的无源光网络(25G ONU)技术要求,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
总体设计:
25G光收发模块采用发射、接收各1通道的传输方式,每个通道传输速率为25Gbps,使用不归零编码(NRZ)调制。
模块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电芯片、光器件单纤双向组件(BOSA)等关键组件。
发射端通过电信号驱动DFB激光器发光,实现电/光转换;接收端通过APD芯片和TIA进行光/电转换。
高频电气设计与优化:
PCB叠层设计:采用8层板结构,优化高频差分线阻抗,提高信号完整性。
高速信号线优化:通过仿真软件分析,对金手指、耦合电容、焊盘、过孔等关键部位进行阻抗匹配优化。
软板设计:发射软板采用微带线结构,接收软板采用接地共面波导结构,减少辐射损耗和串扰。
产品性能测试:
S参数测试: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金手指侧差分线的回损情况,验证符合协议要求。
模块指标测试:通过宽带示波器和误码仪测试发射眼图和接收误码率,结果表明发射眼图余量高、接收灵敏度高、串扰低,且总功耗小于2W。
关键技术点:
阻抗匹配优化:通过调整PCB叠层结构、优化过孔工艺和仿真分析,提高高频信号线的阻抗匹配性能。
高速信号仿真:结合高速信号仿真软件,对高频差分线进行阻抗计算和仿真分析,确保信号完整性。
多手段测试验证: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宽带示波器和误码仪等多种测试设备,全面验证模块性能。
应用前景:
设计的25G ONU光模块具有高速、低功耗、高灵敏度的特点,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有望在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络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