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梁家碧,邵剑,李群,等. 一种用于声源定位的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J]. 光通信技术,2024,48(6):28-33.

一种用于声源定位的改进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梁家碧1,邵 剑1,李 群1,吴 鹏1*,林元棣1,王同磊1,李晓涵1,刘进栋2

(1.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 211103;2.上海大学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44)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针对广义互相关(GCC)算法在强噪声环境下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CC时延估计算法。该算法将最小均方(LMS)算法与二次互相关法结合起来,以此改进传统的GCC算法,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噪声的影响,并且通过使用样条插值技术,在二次峰值检测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时延估计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声源坐标位置的误差控制由传统GCC算法的17.7%降低至8.36%以内;而在实际应用测试中,声源坐标位置的误差也由传统GCC算法的42.2%大幅降低至15.4%。

关键词:光纤麦克风;改进时延估计;超声;声源定位;局部放电

中图分类号:TN256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4)06-0028-06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4.06.006

全文阅读精要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背景:局部放电引发的电力设备运行故障是系统停电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声检测技术成为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 研究意义:光纤法布里-珀罗(F-P)麦克风因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在电力系统环境中表现出色,适合用于声源定位。

  2. 传统声源定位方法及其局限性

    • 传统方法:波束形成法、高分辨率谱估计法、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方法。

    • 局限性:波束形成法硬件成本高、计算复杂;高分辨率谱估计法适合窄带信号;TDOA方法易受环境噪声和回声影响。

  3. 改进时延估计算法

    • 算法原理:结合最小均方(LMS)算法、二次互相关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技术,改进广义互相关(GCC)时延估计算法。

    • 优势:有效抑制噪声,提高时延估计准确性。

  4. 仿真与实验结果

    • 仿真环境:三维空间,z坐标大于0,采样率96 kHz,声源发出正弦信号并添加高斯白噪声。

    • 仿真结果:改进算法使声源坐标位置误差控制在8.36%以内,显著低于传统GCC算法的17.7%。

    • 实验结果:在实际测试中,声源坐标位置的平均误差从42.2%降至15.4%。

  5. 系统实现与应用

    • 系统实现:采用光纤F-P麦克风搭建四元十字阵列,实现局放信号的声源定位。

    • 应用场景:适用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监测,提高定位精度和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