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周鹏,李传起,刘志强,等:一种电光组合二维OCDMA编解码系统[J]. 光通信技术,2019,43(3):20-22.
周 鹏1,李传起2,刘志强3,吕宏伟3,陆 叶1*
(1.广西师范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南宁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南宁 530001;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三十四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针对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频谱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OCDMA编解码技术与PAM4技术相结合的二维电光组合OCDMA编解码系统。建立了两用户、带宽为10Gb/s与传输距离为20km的OCDMA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零误码传输,且频谱利用率相较于传统OCDMA系统提高了一倍。
关键词:PAM4;OCDMA;电光组合;带宽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19)03-0020-03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19.03.006
0 引言
随着4k、8k视频业务和智慧城市等综合业务的迅猛发展,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凭借其随机接入、容量有弹性、安全性高和网络管理简单等优势,成为解决无源光网络中“最后一公里”的备选方案之一。OCDMA是码分多址(CDMA)技术与光通信技术的结合,不仅具有CDMA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具有光通信带宽资源丰富的优势[1,2]。然而,现有的OCDMA传输系统带宽利用率不高,且精密光器件的需求导致系统成本很高。2015年,华为公司[3]提出了一种8用户的一维PAM-EOCDMA 编解码系统,采用PAM4技术缓解了OCDMA系统频谱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但由于采用一维地址码,造成了系统用户容量较少。2014年,吉喆等人[4]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双环阵列的二维相干光编解码器,虽然该编解码器的体积小、成本低,但是频谱利用率不高。
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二维OCDMA编解码器,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OCDMA编解码技术与PAM4技术相结合的编解码系统。两用户数据传输速率为5Gb/s、传输距离为20km,并将PAM4技术与OCDMA相结合,成倍增加了系统的带宽利用率;同时,利用电子编码器的灵活性,实现了用户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限幅操作,不仅降低了用户间多址干扰的影响而且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编解码系统能够实现零误码传输。在5G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PAM4光模块技术也日益成熟,为OCDMA推广使用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