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张春蕾,赵凯,杨勋发:基于RSOA再调制WDM-PON的移动前传调制方式[J]. 光通信技术,2018,42(2):9-12.
张春蕾,赵 凯,杨勋发
(兰州交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作为移动前传解决方案,研究了基于RSOA的WDM-PON移动前 传网络在下行速率40Gb/s、上行速率10Gb/s时不同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上行信号采用不归 零(NRZ)码,下行信号分别采用光双二进制(ODB)、改进型双二进制(MDB)、4阶强度调制(PAM-4)和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方式。通过建立仿真系统,研究4种下行调制方式时的系统性能,测得了上/下行信号的眼图和Q值。
关键词: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反射型半导体光放大器;差分相移键控;4阶强度调制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18)02-0009-04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18.02.003
0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集中式无线接入网(C-RAN)成为5G关键结构[1]。而作为C-RAN结构中的新技术,集中式基带单元(BBUs)和远端射频单位(RRU)之间的移动前传网络需要支持高容量的点对点连接。考虑到移动前传网络中网络设备的不断增多、空口速率不断增大以及对成本的敏感性,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被认为是移动前传网络的解决方案之一[2]。随着光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提出基于"无色"ONU 的WDM-PON实现方案,以有效降低 WDM-PON 的实现成本。其中,基于反射型半导体光放大器(RSOA)再调制的方案是最具潜力的WDM-PON系统无色解决方案。在40Gb/s及以上的高速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传输中的色度色散(CD)、非线性效应、偏振模色散和放大器噪音等因素会对信号传输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码型调制技术是影响WDM-PON系统性能的关键[3]。为了减少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WDM的性能影响,新型的调制码型在40Gb/s速率的WDM-PON移动前传系统中意义重大。本文将WDM-PON系统应用于移动前传网络结构中, 下行调制格式分别采用光双二进制(ODB)、改进型双二进制(MDB)、4阶强度调制(PAM-4)和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方式,以得到适用于移动前传网络的调制格式。
4 结束语
本文将WDM-PON系统应用于移动前传网络结构中,首先分析了基于RSOA的WDM-PON移动前传系统结构及4种调制方式,然后对系统进行仿真,下行信号为速率40Gb/s的NRZ信号,上行信号为速率10Gb/s的NRZ信号,结果显示:当发射功率为0dBm时,上/下行信号都可满足移动前传系统传输需求。改变下行调制方式分别为ODB、MDB、DPSK和PAM-4,仿真4种不同调制方式的WDM-PON移动前传系统,测得上/下行信号的眼图和Q值,结果显示:当下行信号调制方式为DPSK时,系统性能最佳,同时ODB、MDB和PAM-4三种调制方式也能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完成系统传输,可以作为WDM-PON系统下行调制方案应用于移动前传网络。由于WDM-PON的波长独立的特性,不同波长通道可以采用不同协议、速率、码型承载不同业务,使得WDM-PON系统在移动前传网络中的应用可以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