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丁举鹏,易芝玲,赵楷,等. 非朗伯MIMO可见光通信误比特率表现研究[J]. 光通信技术,2022,46(3):76-80.
丁举鹏1,易芝玲2,赵 楷1,王劲涛3,阳 辉3,张 慧4*,王丽丽5
(1.新疆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2.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100053; 3.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北京 100084;4.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1401;5.鲁东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为了提升了可见光通信(VLC)链路的可靠性,针对传统VLC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在典型室内应用场景将商用LUXEON Rebel非朗伯光波束引入到多输入多输出(MIMO)可见光发射器配置中,对比分析了非朗伯MIMO VLC与朗伯MIMO VLC的误比特率(BER)性能表现。仿真结果表明:较之于传统朗伯光波束的MIMO基准配置,当房间中心接收位置BER≤10-6时,所提出的非朗伯MIMO配置可以减少引入13.1% 的发射功率。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非朗伯光波束;误比特率
中图分类号:TN91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2)03-0076-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2.03.016
0 引言
在大多数室内应用场景,照明工程师会在天花板上布放多个分布式光源来点亮整个房间。此类分布式光源空间配置便于开发多输入多输出(MIMO)可见光通信(VLC)系统[1-8]。现有的众多MIMO VLC技术设计中,通常假设发射器发光二极管(LED)遵循简单且单一朗伯光波束的辐射模式[9-20],但由于这种假设无法适用于所有LED照明场景,特别不适宜装配有光学配光LED的高能效照明场景。目前,面向单光源场景,非朗伯光波束已经初步在光信道增益、频率响应、均方根时延扩展和接收功率分布等指标上展现出独特甚至优越的表现[16-20]。因此,本文探索基于非朗伯光波束的MIMO VLC链路配置,从接收端误码率(BER)、累积分布函数值等方面展示非朗伯MIMO配置与朗伯MIMO配置的表现差异。
5 结束语
不同于现有基于朗伯光波束的研究范式,本文所分析的基于非朗伯光波束的MIMO VLC设计可以引入高达13.1%的发射功率改善;此外,在无收发对准配置下,接收平面上的BER的波动范围从3.75×10-3~1.16×10-1(朗伯MIMO配置下)被改善至1.35×10-3~1.06×10-1(非朗伯MIMO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