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李鑫,郑永秋,唐军,等:谐振式光学陀螺的激光频率锁定技术设计[J]. 光通信技术,2018,42(3):22-24.
李 鑫1,郑永秋1,2,唐 军1,刘 俊1,2,张 扬1
(1.中北大学 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51; 2.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北大学),太原 030051)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对谐振式光学陀螺系统构建及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对该陀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同时针对谐振式光学陀螺的激光频率锁定这一问题,提出了叠加式的数字锁频算法,与比例积分(PI)控制器构成的锁频回路相比,能够提高频率锁定反馈响应,减小系统功率消耗。对该陀螺系统进行转动测试,并利用Allan方差进行一小时的零偏稳定性拟合计算,证明了设计的数字锁频算法能够满足谐振式光学陀螺系统测试需求,锁频精度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谐振式光学陀螺;激光频率锁定;叠加式;数字锁频;Allan方差
中图分类号:TN913.8;TN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18)03-0022-03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18.03.006
0 引言
谐振式光学陀螺是一种基于Sagnac效应的新型角速度传感器,因其功率消耗低、检测精度高和易于集成等优势,已成为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重点。目前,该陀螺还处于试验室探索阶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012年完成了自己的谐振式光学陀螺系统搭建,并在实验室测得其零偏稳定性为2484°/h。Ciminelli.C团队在2013年设计了基于脊形波导腔的谐振式光学陀螺系统,利用理论推导得到零偏稳定性为10°/h。2015年,东南大学对自己设计的谐振式光学陀螺系统进行转动测试,测得其零偏稳定性达到了3240/h[1,2]。针对谐振式光学陀螺的激光频率锁定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叠加式的数字锁频技术设计,通过累加累减的方式将激光频率进行锁定。
4 结束语
本文对谐振式光学陀螺系统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并针对激光频率锁定技术这一问题,采用了叠加式的数字锁频跟踪算法,通过对陀螺系统进行转动测试,证明了该锁频算法达到了预期目标,满足谐振式光学陀螺在实验室测试条件下的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