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梁瑞悦,于海洋,陈纯毅,等. 基于PSO-WELM的不平衡OAM识别模型研究[J]. 光通信技术,2025,49(3):67-72.
梁瑞悦1,于海洋1,2*,陈纯毅1,2,倪小龙2,胡小娟1,李延风1
(1.长春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长春 130022;2.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针对标签分布不平衡的轨道角动量(OAM)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加权极限学习机(WELM)识别模型。该模型利用PSO算法对WELM的输入权重和偏置进行联合优化,提高了WELM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比分析了PSO-WELM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深度学习(DL)、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SO-WELM模型在较弱湍流强度下能够完全正确识别少数类、多数类OAM光束;在中等湍流强度下,PSO-WELM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值均优于对比方法,证明了该模型在识别不平衡状态OAM光束方面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不平衡数据;轨道角动量;机器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极限学习机
中图分类号:TN92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3-0067-06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3.011
研究背景:
轨道角动量(OAM)光束因正交可分离特性在自由空间光(FSO)通信中具有重要应用。
实际应用中,OAM光束的样本数据常呈现非均衡分布,且大气湍流会破坏OAM光束的正交性,降低识别精度。
研究目的:
针对大气湍流环境下非均衡OAM光束的识别难题,提出一种融合粒子群优化(PSO)与加权极限学习机(WELM)的智能识别模型。
模型介绍:
加权极限学习机(WELM):在传统ELM框架中引入权重矩阵,通过提升少数类样本的错分惩罚权重,改善非均衡数据集的识别性能。
粒子群优化(PSO):用于联合优化WELM的输入权重和偏置,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对受大气湍流影响的LG光束光强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
根据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标签,对应训练集期望输出矩阵和测试集期望输出矩阵。
优化问题求解:
构建优化目标,实现训练误差最小化与模型泛化能力平衡。
利用KKT理论求解优化问题,得到输出权重的解析解。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设定仿真参数,生成不同大气湍流强度下的LG光束数据集。
选用均方根误差(RMSE)、几何均值(G-mean)和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作为评价指标。
与支持向量机(SVM)、深度学习(DL)及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进行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在较弱和中等湍流强度下,PSO-WELM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比方法,能够完全正确识别少数类和多数类OAM光束。
结论与展望:
PSO-WELM模型在不平衡OAM光束识别方面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WELM模型结构,增强其在强湍流环境下对不平衡OAM光束的识别能力。
综上所述,该文件提出了一种基于PSO和加权ELM的不平衡OAM识别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不平衡OAM光束识别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