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迟荣华,周燕萍,李立亚,等:低功耗MC-EDFA的技术发展路线[J]. 光通信技术,2019,43(10):22-28.

低功耗MC-EDFA的技术发展路线

迟荣华1,2,周燕萍2,李立亚2,王秀平2

(1.香港理工大学 电子及资讯工程学系,香港;2.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物联网与软件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2)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多芯掺铒光纤放大器(MC-EDFA)是实现空分复用(SDM)系统的关键器件,也是主要耗电器件,而放大器功耗主要由其泵浦技术和泵浦方式决定。以MC-EDFA泵浦技术为轴线阐述其低功耗技术发展路线,综述了MC-EDFA在降低功耗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低功耗MC-EDFA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空分复用;多芯掺铒光纤放大器;包层泵浦技术;铒镱共掺放大器;低功耗

中图分类号:TN365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19)10-0022-07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19.10.005

0 引言
       随着物联网、高清视频和云计算等新兴业务与应用的蓬勃发展,网络带宽需求的增长日益加速。单模光纤(SMF)通信系统容量存在非线性香农极限[1],限制了标准单模光纤传输容量的继续提升。而基于多芯光纤(MCF)、少模光纤(FMF)的空分复用(SDM)技术,能进一步提高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成为解决光传输网络带宽危机的一种有效途径[2-5]。然而,SDM传输系统要实现大容量、高速率和长距离传输,必然离不开光放大器去补偿其传输损耗,所以SDM光纤放大器是SDM技术走向实用化的关键。
       另一方面,未来网络扩容不仅面临传输容量瓶颈(香农极限),还同时面临功耗瓶颈,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激增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的能耗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能耗问题日趋严重。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通信网络的能源消耗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网络运营商和终端用户公认的必由之路。多芯掺铒光纤放大器(MC-EDFA)是SDM传输系统的关键器件,也是主要耗电部分,提高其泵浦转化效率,无疑会降低EDFA功耗,进而降低整个SDM传输系统的功耗。
       随着多芯无源器件技术和泵浦技术的发展,MC-EDFA的研究过程中先后出现过2种主要泵浦技术,即独立式芯区泵浦技术[6-10]和包层泵浦技术[11-15]。独立式芯区泵浦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现有EDFA的泵浦光源及其配套的光学器件,并且可对注入每根纤芯的泵浦功率单独控制;缺点是需要多个分离的泵浦激光器,降低了放大器集成度。包层泵浦技术结合了多芯铒纤和高功率多模激光器的优势,能量转化效率明显提高,但是需要开发与MCF及包层泵浦光源配套的新的泵浦耦合器及连接器等。
       因为泵浦方式和泵浦技术对放大器功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泵浦技术为主线阐述低功耗MC-EDFA的技术路线,综述近年来MC-EDFA在降低功耗方面的研究进展。

6 结束语
       本文从泵浦效率及功耗角度综述了近年来MC-EDFA的技术路线。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C波段MC-EDFA泵浦效率仍然不够理想,原因是缺乏高效率的泵浦耦合器,铒纤实际吸收率低等。通过改进的包层泵浦方式和混合泵浦方式,可使泵浦转化效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但是与单芯EDFA相比,泵浦效率优势不大,而且C波段输出功率偏低。未来需要改进多芯铒纤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加强泵浦耦合器的工艺制造水平,提高耦合效率,实现C波段高功率、宽带宽的MC-EDFA。
       研究者们发现,随着多芯掺铒光纤纤芯数目的增加,功耗有降低的趋势。同时纤芯数目增加,系统容量也会增加,随着未来多芯掺铒光纤和多芯耦合器件设计制造和工艺技术的发展,SDM技术有望突破目前光传输中遇到的容量危机和功耗危机,实现双赢的局面。由于海底的特殊环境,泵浦激光器不需要制冷,采用多模激光器泵浦的包层泵浦MC-EDFA功耗优势更为突出,预测未来MC-EDFA在需要低功耗的海缆通信系统中会获得一定应用。此外,随着强耦合多芯掺铒光纤技术的发展,未来强耦合MC-EDFA在低功耗方面或许会取得一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