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邓冶,李坚平,张振荣. 基于X切薄膜铌酸锂的4×4 MMI耦合器的设计和制造[J]. 光通信技术,2024,48(4):54-57.

基于X切薄膜铌酸锂的4×4 MMI耦合器的设计和制造

邓 冶,李坚平,张振荣*

(广西大学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南宁 530004)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针对多模干涉(MMI)耦合器存在尺寸大、插入损耗高、工艺复杂的问题,在基于X切薄膜铌酸锂(X-cut TFLN)平台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横电(TE)模式的4×4 MMI耦合器,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MMI区域长度及宽度进行仿真优化,最后根据优化结果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方法在该平台上制造4×4 MMI耦合器。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4×4 MMI耦合器总插入损耗为0.36 dB,实际测量插入损耗为0.78 dB。

关键词:薄膜铌酸锂;多模干涉耦合器;光子集成;低插入损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

中图分类号:TN432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4)04-0054-04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4.04.010

AI全文阅读精要

 

这篇文章是关于基于X切薄膜铌酸锂(X-cut TFLN)平台的4×4多模干涉(MMI)耦合器的设计和制造。以下是对文件核心内容的分点总结:

  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针对问题:文件指出传统MMI耦合器存在尺寸大、插入损耗高、工艺复杂等问题。

    • 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X-cut TFLN平台的4×4 MMI耦合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2. 设计与仿真

    • 设计基础: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MMI区域的长度(LMMI)和宽度(WMMI)进行仿真优化。

    • 关键参数:LN薄膜层厚度600 nm,氧化硅层和硅衬底厚度分别为4.7 μm5.3 mm

    • 优化结果:通过仿真确定LMMI315 μmWMMI16 μm时,理论总插入损耗为0.36 dB

  3. 制造工艺

    • 刻蚀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方法制造4×4 MMI耦合器,克服了LiNbO3材料刻蚀难度大的问题。

    • 工艺流程:包括晶圆清洗、光刻胶旋涂、电子束光刻(EBL)、ICP刻蚀、清洗及氧化硅沉积等步骤。

  4. 测试结果

    • 插入损耗:实际测量得到的4×4 MMI耦合器总插入损耗为0.78 dB,与仿真结果略有差异,可能是由工艺误差引起。

    • 端口一致性:各输出端口在1 530~1 570 nm波段的插入损耗较为均匀,最大差值1.2 dB,显示出良好的端口一致性。

  5. 性能评估

    • 性能优势:设计的4×4 MMI耦合器在尺寸、插入损耗和工艺复杂度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 应用前景:该设计有望推动TFLN平台上大规模相干接收机等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