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申静,潘建:色散补偿光纤的分波长色散补偿[J]. 光通信技术,2019,43(2):27-29.
申 静,潘 建
(沈阳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870)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为了改善长距离、高速率波分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光纤(DCF)的色散补偿效果,提出针对不同载波频率的分波长色散补偿方法。使用Optisystem软件,采用分波长色散补偿方法搭建WDM系统并和传统后置色散补偿方法进行比较。针对速率为80Gb/s的高斯脉冲幅度调制WDM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要求,进行色散补偿光纤的分波长色散补偿方法和后色散补偿方法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分波长色散补偿方法能有效提高WDM系统的Q值。
关键词:波分复用;色散补偿光纤;Q参量
中图分类号:TN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19)02-0027-03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19.02.006
0 引言
衰减、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一直是限制光纤传输系统实现长距离、高速率和大容量传输的主要因素。在光纤传输系统中,色散效应会随着传输距离而累积增大,通过光信号频谱展宽脉冲造成码间干扰,导致信号误码增加,进而限制波分复用(WDM)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因此,在构建80Gb/s及以上的高速率、长距离WDM系统时,必须采用合理的色散补偿方法。
色散补偿光纤(DCF)补偿法[1]具有补偿带宽大、性能稳定、透明补偿和升级潜力大等优点,已在实际的光纤通信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WDM系统中常用的DCF色散补偿方法有3种:前补偿[2]、后补偿[3]和对称补偿[4,5]。考虑到单模光纤(SMF)中色散参量会随载波频率变化而变化(即存在色散斜率),在WDM系统中各个载波长之间频率跨距大而导致各路载波对应的色散值出现较大差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WDM系统的分波长色散补偿方法,对各路载波长进行精确色散补偿。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WDM光纤通信系统中传统后色散补偿和分波长色散补偿2种色散补偿方法,后者通过色散斜率计算出WDM系统中每一个载波通道的具体色散参量,从而在WDM前对各路载波进行精确预补偿,再结合复用器与解复用器之间光纤传输线路上的色散补偿来完成总的色散补偿。采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方案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分波长色散补偿方法效果优于传统后色散补偿方法,但2次色散补偿必然增加了WDM系统的成本,因此分波长色散补偿方法更适合用于补偿长距离高速率WDM系统中的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