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徐昊,顾庆昌,杨洪伦,等. 太空工作环境中基于有限元法的宇航光纤温度仿真研究[J]. 光通信技术,2025,49(2):95-99.
徐 昊1,2,顾庆昌1,2,杨洪伦3,高泽仁1,2
(1.安徽省宇航光互连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51;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八研究所,合肥 230051;3.深空探测实验室,合肥 230093)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为了评估和预测能量传输型宇航石英光纤在太空工作环境(SWE)中的工作性能,对其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设计了宇航光纤热仿真模型,用于分析不同初始温度、多工作循环状态及各运行阶段的宇航石英光纤温度变化,并结合一般和特殊2种工作条件,提出了“运行-冷却”交替的宇航光纤工作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工作模式,宇航光纤在运行过程中的最高等效温度可降低18.85 ℃,平均等效温度可降低18.61 ℃,显著提升了宇航光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有限元法;热辐射;石英光纤;光能传输;温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2-0095-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2.018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宇航光纤的重要性:
宇航光纤基于光全反射原理设计,具有能量传输密度大、光波传输速度快、抗电磁干扰性强、能量传输损耗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太空作业中的光能量传输。
宇航光纤材料选择:
石英材料因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纯度高、熔点高、折射率特性优异等优点,成为宇航光纤的首选材料。宇航用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表现出优异的机械强度、弯曲性能、抗辐照性能等。
研究动机:
尽管宇航石英光纤具有高热稳定性,但其涂覆层通常仅适用于温度不超过150℃的环境。在太空工作环境中,存在因聚光能量密度超过光纤材料烧蚀阈值而导致烧蚀的风险,影响能量传输效率和系统正常运行。因此,研究宇航光纤在太空工作环境中的温度变化至关重要。
二、研究方法
有限元法:
采用有限元法设计宇航光纤热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初始温度、多工作循环状态及各运行阶段的宇航石英光纤温度变化。
仿真模型设计:
设计了宇航光纤温度评估预测模型,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构建,通过输入光纤的物理属性和工作条件参数,模拟光纤在光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三、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环境条件与热学分析:
太空环境具有微重力、高真空、大温差、强辐射等复杂条件,热辐射是热能交换的主要方式。通过理论分析热辐射传热过程,推导出热量传递公式。
验证试验:
设计了一系列验证实验,评估热发射率和热吸收率对光纤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比理论计算与仿真模拟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仿真试验: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光纤温度逐渐升高至热平衡状态;在极端工作条件下,由于热辐射发射率降低和热量吸收率增加,光纤温度显著升高。为避免连续高温工作导致的失效风险,提出了“运行-冷却”交替工作模式。
连续工作状况评估:
设计了宇航光纤温度评估预测模型,对一般和特殊连续工况下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一般工况下光纤可连续稳定工作;在特殊工况下需采用“运行-冷却”交替工作模式以降低热平衡温度。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基于有限元法的宇航光纤温度仿真研究表明,在太空工作环境中,“运行-冷却”交替工作模式可有效降低宇航光纤的热平衡温度,显著提升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未来展望:
进一步研究最优的“运行-冷却”交替工作模式时间比例,以更精确地控制宇航光纤的热平衡温度。同时,探索其他可能影响光纤温度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