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刘兴华,周磊,叶胤,等. 基于开放海缆通信系统的海缆登陆站优化研究[J]. 光通信技术,2024,48(3):102-106.

基于开放海缆通信系统的海缆登陆站优化研究

刘兴华1,周 磊2,叶 胤1,张琳雅1

(1.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630; 2.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2)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国际互联网带宽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海底光缆及海缆登陆站的加速建设需求。分析了我国大陆海缆登陆站的当前布局及其在未来需求的不足,并结合开放海缆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了将海缆传输终端设备从传统的海缆登陆站转移到核心机房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缆登陆站优化部署的建议。

关键词:开放海缆通信系统;海缆登陆站;光信噪比;优化部署

中图分类号:TN914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4)03-00102-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4.03.018

0 引言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总量稳居世界第二[1]。而海底通信光缆(以下简称海缆)及海缆登陆站(以下简称海缆站)是全球数字经济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承载了全球90%以上的国际通信流量[2]。近年来,全球国际互联网带宽持续加速增长,这进一步推动了海缆及海缆站的建设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构建通达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海陆缆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海缆登陆站的规划布局。本文对我国大陆当前海缆站的布局及其面对未来需求的挑战进行分析,结合开放海缆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对关于将海缆传输终端设备放置在核心机房的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缆站快速优化部署的建议。


4 结束语

       本文从我国大陆当前海缆站布局及其面向未来需求的挑战出发,结合开放海缆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将开放海缆通信系统线路部分单独放置在海缆站的建设模式,并深入探讨了该模式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这种建设模式对于快速优化海缆站的部署,以及响应国家海缆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分散海缆近海段的路由将对现有的海缆安全管理模式构成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重新评估并优化海缆的安全管理策略。无人值守海缆站的安全性和运维效率问题亟待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光缆网络主要还是以G.652.D光纤为主,为了提升网络性能,G.654.E光纤的大规模应用需要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海缆系统和陆缆系统在设计指标和要求上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特点,探索统筹优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