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孟旭,李培丽. 基于模式干涉的高对比度太赫兹波半加器研究[J]. 光通信技术,2025,49(1):113-118.
孟 旭,李培丽*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南京 210023)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为了提升半加器的对比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干涉的高对比度太赫兹波半加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在完整的二维正方晶格碲介质柱光子晶体中引入线性波导,以实现逻辑运算功能。通过结合Rsoft软件中的平面波展开法(PWM)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半加器进行了全面的性能分析,并针对入射波导位置及介质柱偏移量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半加器能够在2.85 THz波段上执行两输入半加逻辑运算;半加器的求和端和进位端对比度分别达到21.37 dB和5.96 dB,总体响应时间为25.2 ps,理论上可以达到39.68 Gb/s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半加器的结构简单紧凑,尺寸仅为0.84 mm×0.72 mm。
关键词:太赫兹技术;半加器;光子晶体;逻辑门
中图分类号:TN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1-0113-06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1.019
全文阅读精要
这篇文章是关于“基于模式干涉的太赫兹波段高对比度全光半加器研究”的学术论文,主要介绍了在太赫兹波段利用光子晶体和模式干涉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全光半加器。以下是文件的核心内容总结:
研究背景与意义:
太赫兹波:频率处于0.1~10 THz,具有穿透性强、光子能量低、安全性高和频谱资源丰富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安全检查、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及国防军事等领域。
半加器重要性:太赫兹波半加器是太赫兹波通信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的关键逻辑器件,对于数据处理系统、模数转换器等光学逻辑系统至关重要。
光子晶体优势:利用光子晶体作为基底材料的全光半加器具有响应速度快、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等优点。
研究现状:
当前研究:目前基于光子晶体的全光半加器研究多集中于光学波段,工作波长在1550 nm左右,主要采用干涉效应、波导相互作用、谐振腔和环形谐振器、非线性Kerr效应、自准直效应等方法。
存在问题:基于谐振的半加器尺寸较大不利于集成,微腔制造复杂;非线性效应设计灵活但功耗高。
干涉效应优势:结构简单,在输出对比度和响应速度方面具有优势。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干涉原理的太赫兹波段全光半加器。
研究方法:在二维正方晶格碲介质柱光子晶体中引入线性波导,利用Rsoft软件结合平面波展开法(PWM)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性能分析。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结构设计:在空气中排列21×18个圆形碲介质柱,形成0.84 mm × 0.72 mm的光子晶体结构,通过移除若干介质柱形成输入输出波导。
工作原理:利用模式干涉原理,通过合理设置入射波导位置和介质柱偏移量,实现两输入半加逻辑运算。
性能分析与优化:
禁带宽度:利用PWM计算完整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确定禁带范围。
性能指标:主要评价指标为对比度和响应时间。对比度定义为输出为逻辑“1”与逻辑“0”时的能量之比,响应时间由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组成。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入射波导位置和介质柱偏移量对半加器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结构参数提高对比度和响应时间。
仿真结果:
优化结果:通过仿真分析,确定入射波导位置为第6列,介质柱偏移量为9μm时,半加器性能最佳。
性能指标:SUM端和CARRY端对比度分别达到21.37dB和5.96dB,响应时间为25.2ps,理论上可达到39.68 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所提出的全光半加器结构简单紧凑、性能良好,在集成光路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未来展望:未来可进一步研究提高半加器的性能和集成度,推动其在太赫兹通信和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