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孙洪亮,陈同飞,钱磊. QoS-QoE驱动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J]. 光通信技术,2024,48(6):16-22.
孙洪亮1,陈同飞1,钱 磊2
(1.吉林化工学院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2.天津工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为了高效保障可见光通信/射频(VLC/RF)异构网络的服务质量(QoS),同时保障用户体验质量(QoE),提出了一种QoS-QoE驱动的VLC/RF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位置和VLC链路遮挡情况分析用户成功接入概率,建立了切换服务模型并求解了服务过程的有效容量。采用中断均匀过程(IUP)来描述流量到达,并计算了IUP到达的有效带宽。然后,推导了满足时延QoS要求的RF服务速率,并基于QoS与QoE的映射关系,建立QoE评估体系。最后,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资源分配算法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保障QoS的同时保障QoE。
关键词:异构网络;有效带宽;有效容量;服务质量;体验质量;资源分配
中图分类号:TN9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4)06-0016-07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4.06.004
全文阅读精要
研究背景与动机:
动机:VLC技术因高速率、低干扰和高安全性而受到关注,但存在传播距离受限和易受遮挡的问题。
解决方案:结合RF通信构建VLC/RF异构网络,以克服VLC的局限性。
问题:如何在保证QoS的前提下对系统资源进行合理预留和分配,成为关键。
文献综述:
现有研究:包括QoS意识跨层动态资源分配、联合资源分配算法、有效带宽和有效容量理论的应用等。
QoE引入:随着用户需求提升,QoE成为反映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系统建模分析:
VLC/RF服务建模:分析用户接入不同AP的概率,计算服务过程的有效容量。
流量建模:采用中断均匀过程(IUP)描述业务到达,计算到达过程的有效带宽。
QoS-QoE驱动的资源分配算法:
QoS约束:推导满足时延QoS要求的RF服务速率。
QoE评估体系:基于QoS与QoE的映射关系,建立综合考虑系统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QoE评估体系。
资源分配算法:设计QoS-QoE驱动的资源分配算法,通过调整系统因素中的参数来改变QoE。
仿真分析:
实验设置:随机生成服从IUP分布的流量进行测试,分析不同参数对资源分配算法的影响。
结果验证:算法能在保障QoS的同时保障QoE,有效节省带宽资源。
实验结果:
时延违反概率与用户QoE值:在不同目标时延和平均到达强度下,算法均能满足QoS和QoE要求。
参数影响:目标时延、VLC服务速率、QoE要求等因素对RF服务速率有显著影响。
算法比较:
与现有算法对比:与利用补偿机制实现QoS保障的资源分配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相同QoS和QoE要求下,能更有效地节省带宽资源。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QoS-QoE驱动的资源分配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未来展望:研究成果可为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提供指导,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更复杂的网络场景和更精细化的资源分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