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袁海博,周正,陈毓锴,等. 光纤通信传送网抗毁韧性问题探析[J]. 光通信技术,2025,49(2):69-73.

光纤通信传送网抗毁韧性问题探析

袁海博1,周 正1*,陈毓锴2,林克凌2,姚道保2,李云龙2,廖行锋2

(1.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通信学院,武汉 430010;2.中国人民解放军61623部队,北京 100840)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为提升光纤通信传送网在复杂对抗环境下的抗毁韧性,系统构建了物理网络-逻辑网络依存模型,首次提出包含脆弱因子、恢复因子、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的四维抗毁韧性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归一化加权求和方法建立量化评估模型,结合某区域光纤通信传送网实例,实证分析主备路由规划、反应时间及恢复时间对抗毁韧性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主备路径负荷分担策略可使抗毁韧性评分提升16分;反应时间缩短至2 min可提升评分5.5分;恢复时间延长至60 min则导致评分下降5分。

关键词:光纤通信传送网;抗毁韧性;影响因素;抗毁过程;加权求和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2-0069-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2.0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光纤通信传送网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承载平台,承担着全国90%以上的信息传输任务。

该网络一旦遭受攻击或出现故障,将引发重大社会经济损失,因此提升其抗毁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逻辑网络依存模型:

光纤通信传送网由物理网络和逻辑网络构成,物理网络提供物理连接,逻辑网络则基于业务需求构建。

物理网络与逻辑网络之间存在单向依赖关系,逻辑链路的通信依赖于物理链路的稳定。

 

抗毁韧性指标体系:

首次提出包含脆弱因子、恢复因子、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的四维抗毁韧性指标体系。

脆弱因子表示故障对逻辑网络负载需求完成度的影响程度;恢复因子表示系统从故障中恢复的能力。

反应时间指从故障发生到逻辑网络负载需求完成度降至最低点的时间;恢复时间指从最低点恢复至稳态的时间。

 

量化评估模型:

通过数据归一化加权求和方法建立量化评估模型,用于评估光纤通信传送网的抗毁韧性。

设定故障防御程度、故障恢复程度、故障反应敏感度和故障恢复敏捷度四个维度的权重,进行百分制打分。

 

实例分析:

以某区域光纤通信传送网为例,分析主备路由规划、主备倒换时间及机动接入时间对抗毁韧性指标的影响。

研究表明,采用主备路径负荷分担策略可显著提升抗毁韧性评分;缩短主备倒换时间可提高评分;延长机动接入时间则降低评分。

 

优化建议:

持续开展主备路径的调整优化工作,实现负荷分担,提升网络均衡性。

切实做好资源预置工作,缩短冷备手段倒换时间,提高故障反应敏感度。

提升机动力量的快速开通能力,减少节点接替车的开通时间,提高故障恢复敏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