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李坚平,邓冶,王烈, 等. 基于改进PSO算法设计的TFLN平台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J]. 光通信技术,2024,48(4):9-14.
李坚平1,邓 冶1,王 烈1,2,3,张振荣1,2,3*
(1.广西大学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南宁 530004;2.广西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4; 3.广西高校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4)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针对光栅耦合器存在偏振依赖性问题,在薄膜铌酸锂(TFLN)平台上相继设计了标准型和改进型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对粒子群(PSO)算法进行了改进,然后利用改进后的PSO算法对光栅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光栅周期、占空比、刻蚀深度以及入射角等关键参数。最后,设计了偏振不敏感啁啾光栅耦合器,并通过线性啁啾调节有效折射率,从而显著提升了耦合效率和偏振不敏感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 544 nm时耦合效率最高,偏振不敏感啁啾光栅耦合器的横电(TE)、横磁(TM)模式耦合损耗分别为-4.88、-5.05 dB;在1 500~1 580 nm波长内偏振相关损耗(PDL)小于0.5 dB,偏振不敏感带宽为45 nm。
关键词:薄膜铌酸锂;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啁啾;改进粒子群算法
中图分类号:TN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4)04-0009-06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4.04.002
AI全文阅读精要
这篇文章是关于“基于改进PSO算法设计的TFLN平台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在薄膜铌酸锂(TFLN)平台上设计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以下是文件的核心内容总结:
研究背景与动机:
TFLN平台优势:TFLN脊波导制造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各种光电子器件的实现成为可能。
光栅耦合器问题:标准光栅耦合器存在偏振依赖性问题,限制了其在双偏振相干调制器等应用中的潜力。
研究目标:设计偏振不敏感的光栅耦合器,以解决偏振依赖性问题。
研究方法:
改进PSO算法:对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收敛效率和避免局部最优解。
非线性惯性权重:引入振荡下降非线性惯性权重,以提高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
精英选择策略:通过精英选择策略优化种群质量,加速收敛速度。
中心游移策略:优化初始种群的生成,提高种群的多样性。
光栅耦合器设计:
标准型光栅耦合器:利用改进PSO算法优化光栅周期、占空比、刻蚀深度等参数。
偏振不敏感啁啾光栅耦合器:通过线性啁啾设计调节有效折射率,提升耦合效率和偏振不敏感带宽。
仿真结果与分析:
标准型光栅耦合器:在波长为1500~1600nm范围内,TE和TM模式耦合损耗分别在1550nm和1540nm处达到最低,但仅在少数波长内表现出偏振不敏感特性。
偏振不敏感啁啾光栅耦合器:在波长为1544nm处耦合效率最高,TE和TM模式耦合损耗分别为-4.88dB和-5.05dB,偏振相关损耗(PDL)小于0.5dB的带宽为45nm。
算法性能验证:通过基准函数测试,改进的PSO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稳定性上优于其他PSO算法。
设计与优化过程:
目标函数构建:定义目标函数以同时优化峰值耦合效率和PDL。
仿真工具:使用二维有限差分时域(2D FDTD)软件和Matlab进行仿真优化。
参数优化:通过改进PSO算法优化光栅参数,包括光栅周期、占空比、刻蚀深度等。
性能对比:
与其他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相比,本文设计的偏振不敏感啁啾光栅耦合器在耦合损耗、PDL和偏振不敏感带宽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设计的偏振不敏感啁啾光栅耦合器在1544nm处耦合效率最高,具有较宽的偏振不敏感带宽,且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制作。
未来展望:该器件的优异性能有利于推动光子电路的大规模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