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毛仕龙,赵赞善,王皓宇,等. 基于深度交叉网络的多任务学习OLT设备故障识别算法[J]. 光通信技术,2025,49(3):27-33.
毛仕龙1,赵赞善1,2,3,王皓宇1,高冠军1*
(1.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0876;2.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研究站,海口 570105; 3.陵水海洋信息海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 陵水 572423)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针对光网络数据集不均衡导致的人工智能(AI)模型偏差及特征学习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交叉网络(DCN)的多任务学习光线路终端(OLT)设备故障识别算法。首先,通过标准化均值-曼哈顿距离评估潜在故障,标记高相似度样本为质差数据;其次,构建DCN-多任务学习(MTL)模型,引入高阶特征交叉增强学习能力,并以质差检测为辅助任务优化主任务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相比,该算法在相同数据量下准确率提升1.15%、召回率提升11.83%、F1分数提升6.39%、曲线下面积(AUC)提升5.91%,各项指标均突破0.95,验证了算法在故障数据稀缺场景下的强检测能力。
关键词:光接入网;故障检测;数据集不均衡;深度交叉网络;多任务学习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3-0027-07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3.005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背景:光网络数据集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导致AI模型在故障检测中出现偏差及特征学习不足。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交叉网络(DCN)与多任务学习(MTL)的OLT设备故障识别算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2. 主要创新点
潜在故障度量:使用标准化后的均值-曼哈顿距离对数据集进行潜在故障衡量,将与故障数据相似度高的样本标记为质差数据。
多任务学习框架:提出基于DCN的多任务学习算法,通过引入高阶特征交叉强化模型学习能力,并将质差检测作为辅助任务来增强主任务故障检测的训练过程。
3. 模型与方法
总体框架:包括内容网、传输网、接入网和控制平面。重点研究网络边缘的OLT设备,其星型拓扑结构和缺乏冗余保护的特性使其成为网络可靠性的瓶颈。
潜在故障度量模块: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均值-曼哈顿距离计算正常数据与故障数据之间的相似度,筛选出质差数据。
共享专家训练模块:由多个专家模型组成,用于提取不同维度的特征,生成多样化的特征表示。
门控网络训练模块:通过门控机制动态选择专家,在不同任务上做出决策,生成任务相关特征。
塔模型训练模块:基于专家模型生成的共享特征和门控网络决策的加权系数,进行特定任务的预测。
4. 实验与结果
数据集:使用国内某运营商2023年实际物理网络中OLT设备的性能数据,共51,425条记录,其中正常数据46,505条,故障数据4,920条。
模型对比:对比了DNN、DCN、DNN-MMoE和DCN-MMoE四种模型。
性能提升:DCN-MMoE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和AUC上均有显著提升,分别提高了1.15%、11.83%、6.39%和5.91%,各项指标均突破0.95。
5. 结论
通过结合深度交叉网络和多任务学习,有效提高了模型在处理不平衡数据时的表现,为故障判别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