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孔梦雅,胡亮,陈建平,等. 基于载波抑制双边带的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优化[J]. 光通信技术,2022,46(1):25-29.

基于载波抑制双边带的光纤微波频率传递系统优化

孔梦雅,胡 亮,陈建平,吴龟灵*

(上海交通大学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针对采用分立器件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DSBCS)调制的被动补偿光纤环路微波频率传递方案的缺陷,对基于DSBCS调制的光纤环路微波频率传递系统进行稳定性优化设计和测试验证,设计了基于微波芯片的一体化接入节点电路,以腔体分隔的金属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模块屏蔽串扰、减小外界温度影响,实验测试了系统电路底噪、60 km光纤环路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集成化的接入节点电路显著降低了系统电路底噪和1 m光纤传递底噪,在60 km光纤环路的20 km/40 km、40 km/20 km处输出频率的相对稳定度均优于4×10-14/s、2×10-17/day,长期稳定度比采用分立器件实现的节点电路时优化约一个量级。

关键词:微波频率传递;载波抑制;优化;温度;电路底噪

中图分类号:TN256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2)01-0025-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2.01.006

0 引言
       高稳定的微波频率传递在频率标准播发[1]、射电天文[2]和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光纤微波频率传递以其高带宽、高稳定、低损耗和不易受电磁干扰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在传递光纤微波频率时,人们主要采用主动[3-4]和被动补偿相位噪声的方案[2,5-9]来抑制由温度波动和光纤机械振动引起的相位噪声。与主动相位噪声补偿方案相比,被动相位噪声补偿方案采用混频技术可获得更快的补偿速度。在被动补偿相位噪声方案中,基于不同频率、相同波长(DFSW)[6-8]的双向传输方案能有效抑制后向散射噪声的影响,并且保证双向光纤链路的对称性,获得更好的短期和长期传递稳定性。SHI P Y等人[6]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抑高稳定的微波频率传递在频率标准播发[1]、射电天文[2]和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光纤微波频率传递以其高带宽、高稳定、低损耗和不易受电磁干扰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在传递光纤微波频率时,人们主要采用主动[3-4]和被动补偿相位噪声的方案[2,5-9]来抑制由温度波动和光纤机械振动引起的相位噪声。与主动相位噪声补偿方案相比,被动相位噪声补偿方案采用混频技术可获得更快的补偿速度。在被动补偿相位噪声方案中,基于不同频率、相同波长(DFSW)[6-8]的双向传输方案能有效抑制后向散射噪声的影响,并且保证双向光纤链路的对称性,获得更好的短期和长期传递稳定性。SHI P Y等人[6]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抑。

4 结束语
       本文优化并测试验证了基于DSBCS调制的光纤环路微波频率传递系统。通过基于微波芯片的一体化接入节点电路,结合高精度温控模块对系统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集成化的接入节点电路,显著降低了系统电路底噪、系统1 m光纤传递底噪,在60 km光纤环路上多接入节点微波频率传递的相对频率稳定度均优于4×10-14/s、2×10-17/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