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缪涛,杜建新,王陈. 一种基于正交脉冲整形双相位共轭孪生波的非线性抑制方案[J]. 光通信技术,2021,45(6):26-30.

一种基于正交脉冲整形双相位共轭孪生波的非线性抑制方案

缪 涛,杜建新*,王 陈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南京 210046)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为抑制光传输系统的非线性效应,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阶调制格式与非线性分离技术相结合的32信道正交脉冲整形双相位共轭孪生波(QPS dual-PCTW)非线性抑制方案。利用Optisystem和Matlab联合仿真,分别搭建了16阶正交幅度调制(16QAM)和64QAM下有无QPS dual-PCTW方案的32信道非线性分离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系统误码率来研究该方案对非线性效应的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否使用QPS dual-PCTW方案,四波混频(FWM)效应都对系统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当使用QPS dual-PCTW方案时,影响系统性能的主导因素为码间干扰。

关键词:双相位共轭孪生波;正交脉冲整形;非线性效应;四波混频噪声;正交幅度调制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1)06-0026-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1.06.007

0 引言
       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系统容量,但与此同时,DWDM系统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线性效应的制约[1]。为对抗非线性效应,国内外学者[2-3]提出了许多非线性抑制方案,例如非线性均衡器方案、光相位共轭方案。然而,这些方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或者实现困难,或者计算复杂度大,难以推广实用。2013年,LIU X等人[4]提出的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抑制非线性效应,但是却牺牲了一半的频谱效率。2014年,YOSHIDA T等人[5]提出一种正交相移键控(QPSK)格式下的4信道正交脉冲整形(QPS)双相位共轭孪生波(dual-PCTW)非线性抑制方案,该方案是对PCTW方案的一种推广[6-9],在抑制非线性效应的同时也保证了频谱效率。
  本文基于文献[5]将4信道改为32信道,QPSK改为16阶正交幅度调制(16QAM)和64QAM,将32信道非线性分离模型与QPS dual-PCTW方案相结合,利用Optisystem和Matlab混合编程,研究改进后的QPS dual-PCTW方案对以四波混频(FWM)噪声为主的系统非线性效应的抑制效果。

4 结束语
       本文将QPS dual-PCTW与高阶调制格式16QAM、64QAM相结合,利用非线性分离技术和新型色散链路搭建了32信道WDM光传输系统,仿真研究该系统的传输性能并衡量改进后QPS dual-PCTW方案的非线性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16QAM,QPS dual-PCTW方案在64QAM中具有更好的性能。这是因为64QAM信号的码间干扰较小,而且QPS dual-PCTW波形在64QAM情况下能更好地保持其正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