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冯士强,黄勇林,杨文新. 基于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的新型传感系统[J]. 光通信技术,2025,49(2):44-48.

基于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的新型传感系统

冯士强,黄勇林*,杨文新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南京 210023)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为解决光纤光栅传感器存在的温度交叉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的新型传感系统。该系统利用少模光纤能传输基模和少量高阶模的特性,通过调整光栅周期实现纤芯模与包层模的有效耦合。系统由2个周期不同的长周期光栅通过耦合器连接而成,并接入宽带光源和光谱仪。利用矩阵法分析不同温度和应变条件下光栅中纤芯模与包层模耦合的灵敏度差异,以实现温度和应变的同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0~100 ℃温度范围内,光栅波长发生红移,耦合后在波谷Peak1、Peak2处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0.512 86、0.761 43 nm/℃;在应力为0~500 με时,光栅波长发生蓝移,2个波谷处的应变灵敏度分别为-0.138 57、-0.082 29 nm/με。

关键词:交叉敏感;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温度;应变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2-0044-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2.009

研究背景与动机: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诸多优点,如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电绝缘性能好等,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温度和应变存在交叉敏感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现有解决方案多存在成本高、光谱扫描时间长或光栅制作复杂等问题。

 

研究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少模长周期光栅的新型传感方案,以解决温度与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

该方案利用少模光纤能传输基模和少量高阶模的特性,通过调整光栅周期实现纤芯模与包层模的有效耦合。

 

系统构成与原理:

系统由两个周期不同的长周期光栅(FMF-LPG1和FMF-LPG2)、两个3dB耦合器、一个宽带光源和一个光谱仪组成。

宽带光源发出的光信号通过耦合器分为两路,分别经过两个光栅,纤芯模与包层模在其中发生耦合。

两路光信号再通过第二个耦合器合并,传输至光谱仪进行检测和分析。

利用矩阵法分析各模式间的耦合特性,实现对温度和应变的同时测量。

 

特性分析:

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应变条件下,少模光纤光栅中纤芯模与包层模的耦合特性。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模式的谐振波长向较长波长方向漂移(红移),温度灵敏度分别为0.51286nm/°C和0.76143nm/°C。

随着应力的增加,各模式的谐振波长向短波长方向漂移(蓝移),应变灵敏度分别为-0.13857nm/με和-0.08229nm/με。

同一周期光栅中的纤芯模与前两次包层模的耦合灵敏度接近,因此采用双光栅并联方案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优势与应用:

该传感方案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廉,能够有效解决光纤光栅传感过程中的交叉敏感问题。

相较于使用两个中心波长的布拉格光栅系统,该方案节省了一个带宽光源,并解决了光谱扫描时间长的问题。

在建筑、航天、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的新型传感系统,通过双光栅并联和矩阵法分析,实现了对温度和应变的同时测量。

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件还包含了对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现有解决方案的回顾、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置、以及详细的实验数据与分析等内容,全面展示了该新型传感系统的研究过程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