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陈耀,张烈平,高小淋,等. 基于SCSSA-RF算法的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J]. 光通信技术,2025,49(1):1-5.
陈 耀1,张烈平2,高小淋2,张 翠3*
(1.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高校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6; 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特种工程装备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3.南宁理工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摘要:针对随机森林(RF)算法用于室内可见光定位时定位精度低,存在过拟合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人口映射(SPM)与柯西分布的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RF算法的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简称SCSSA-RF算法)。首先,该算法使用采集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位置坐标建立指纹数据库。然后,使用SCSSA的全局搜索能力对RF算法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将数据输入最佳模型中进行训练。最后,将决策树的预测结果取平均值,得到待定位点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SCSSA-RF算法比未改进的SSA-RF算法收敛速度更快;SCSSA-RF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0.08 m,且误差主要集中在0.05~0.1 m内;在定位误差为0.2 m时,SCSSA-RF算法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3%。
关键词:可见光定位;正弦人口映射;柯西分布;麻雀搜索算法;随机森林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1-0001-05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1.001
全文阅读精要
这篇文章是关于“基于SCSSA-RF的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的研究报告,主要介绍了针对现有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SCSSA)来优化随机森林(RF)算法,以提高室内可见光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下是该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总结:
研究背景与动机:
可见光定位(VLP)优势:利用LED发射的可见光进行定位,具有高精度、低干扰、低成本等优势,适合高精度要求的室内场景。
现有问题:基于随机森林(RF)的VLP方法存在定位精度低和过拟合风险的问题,参数设置敏感且需要细致调整。
提出的改进算法:
SCSSA-RF算法:结合正弦人口映射(SPM)和柯西分布(CD)的麻雀搜索算法(SSA)来优化RF算法,称为SCSSA-RF。
算法优势:通过引入SPM确保种群初始化均匀性,防止陷入局部最优;通过CD引入大范围扰动,增强局部搜索能力,提高搜索效率和收敛速度。
实验设置与方法:
实验环境:设定在3 m × 4 m × 3 m的工作间内,使用4个LED灯和光电传感器(PD)进行信号接收。
指纹库构建:通过采集不同位置的接收信号强度值(RSSI)与位置坐标建立指纹数据库,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参数优化:使用SCSSA对RF算法的关键参数(如决策树数量和最大深度)进行优化,训练最佳模型并进行预测。
实验结果与分析:
SCSSA与SSA对比:SCSSA比SSA收敛速度更快,定位精度更高,误差分布更集中。
与其他算法对比:SCSSA-RF的平均定位误差为0.08 m,显著优于SSA-RF(0.11 m)、RF算法(0.12 m)、ELM算法(0.21 m)和GA-ELM算法(0.10 m)。
预测准确率:在定位误差为0.2 m时,SCSSA-RF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3%,高于其他对比算法。
算法流程图:
流程图详细展示了SCSSA-RF算法从初始化、评估适应度、选择“发现者”与“加入者”、扰动“加入者”、跳跃式位置更新到检查收敛条件及训练与预测的整个过程。
研究贡献与未来工作:
研究贡献:提出了一种新的SCSSA-RF算法,有效提高了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未来工作:考虑多路径效应等复杂室内环境因素对定位性能的影响,并开发相应的优化算法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