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蒋菲. 面向中大型仓库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目标定位[J]. 光通信技术,2025,49(3):1-9.

面向中大型仓库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目标定位

蒋 菲

广西社会科学院 产业经济研究所,南宁 530022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为解决中大型智能仓储系统的货物位置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和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模型,即对比学习变换器(CLTf)模型。首先,对数以百计的光功率值进行过滤,选择其中强度最高的若干个发光二极管(LED)光功率信号构造光功率向量;然后,利用Transformer模型捕捉长序列依赖关系,并结合对比学习技术挖掘锚点先验知识以优化特征表达。仿真结果表明:在50 m×20 m×3 m的中大型仓库空间内,CLTf模型在货架第1~5层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0.292、0.344、0.375、1.133、2.471 cm,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智能仓储系统;中大型仓库;位置估计;室内定位;可见光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29.12;TP394.1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3-0001-09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3.001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背景:随着网上购物和大型商超的普及,建设自动化、高效且低成本的智能仓储系统成为迫切需求。

  • 目的:解决中大型智能仓储系统中货物位置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学习和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模型(CLTf模型),以提高定位精度。

2. 现有方法与挑战

  • 现有方法

    • 数据库查询:记录货物位置信息,拣货时查询数据库。缺点是货物位置需保持不变。

    • 室内目标定位:依赖物联网技术(如超宽带UWB和射频识别RFID),但在中大型仓库中,密集货架会阻隔电磁波传播,导致定位误差大。

  • 挑战

    • 中大型仓库需要训练多个神经网络模型,增加网络训练复杂度。

    • 数据采集和训练过程困难,需以0.2~0.3 m间隔设立参考点。

3. 提出的方法:CLTf模型

  • 核心优势

    • 嵌入层:将RSS分量与对应LED ID联合编码,构建信息增强的RSS表征向量;采用滑动窗口机制提取Top-M显著分量,降低数据维度并实现样本增广。

    • 对比学习:利用锚点位置先验知识优化Transformer编码特征,增强位置判别性。

    • Transformer模型:能有效学习变长RSS序列的依赖关系,保持稳定的训练效果。

    • 嵌入层与对比学习联合训练

4. 模型架构与流程

  • RSS向量处理

    • RSS向量由RSS值与其对应的LED索引构成。

    • 从RSS向量中选取Top-M的RSS分量构成新RSS向量,通过滑动窗口机制提取RSS子序列。

  • Transformer编码器

    • 由多头自注意力机制(MHSA)和前馈层组成,能有效提取RSS向量中的模式特征及其分量间的依赖关系。

  • 全连接层与输出层

    • 将Transformer编码器输出的特征序列传入全连接层,输出货物坐标。

    • 使用均方误差(MSE)作为定位损失,通过对比学习进一步优化特征。

5. 仿真与结果

  • 仿真设计

    • 仓库尺寸:20(m)×50(m)×3(m),LED数量:225个。

    • 仿真参数:视场角(FOV)、PD有效区域、光滤波器增益、光聚合器增益、LED半功率角、LED发射功率等。

  • 性能评价指标

    • 平均定位误差(MPE)和均方根误差(RMSE)。

  • 定位结果

    • 在货架第1至第3层载物面上的定位精度较高,达到厘米级。

    • 第4和第5层由于可见光功率的非线性衰减,定位精度有所下降。

  • 对比实验

    • 与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RNN)等方法相比,CLTf模型在各层载物面上的平均定位误差均较低。

6. 消融实验

  • 目的:验证对比学习对CLTf模型的有效性。

  • 结果:仅使用MSE损失函数训练的Tf模型与CLTf模型相比,在第5层载物面上的平均定位误差差值达到2.23 cm,表明对比学习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7. 结论与未来工作

  • 结论:CLTf模型通过嵌入层的数据增强和对比学习的特征优化,有效解决了样本稀疏导致的泛化不足问题,为大型仓储环境提供了一种经济可靠的定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