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刘昱,刘战胜. 基于Stokes空间和Stacking模型的调制格式识别[J]. 光通信技术,2025,49(3):108-113.

基于Stokes空间和Stacking模型的调制格式识别

刘 昱,刘战胜*

(江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为提高弹性光网络(EON)中调制格式识别(MFI)的准确性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Stokes空间和Stacking模型的MFI方法。该方法通过核密度估计提取Stokes空间三轴的一维概率分布特征,构建240维特征向量;采用遗传算法优化Stacking模型的基模型与元模型组合,并利用贝叶斯优化调参,提升模型在低信噪比下的分类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5~30 dB 光信噪比(OSNR)范围内,模型宏平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为1,对偏振分复用-二进制相移键控(PDM-BPSK)、偏振分复用-四进制相移键控(PDM-QPSK)等调制格式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8.5%,平均准确率较XGboost、Tabnet等对比模型提升2.05%~5.63%,且在OSNR为18 dB时即可实现100%识别精度。

关键词:弹性光网络;调制格式识别;集成学习;光信噪比

中图分类号:TN256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5)03-0108-06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5.03.018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背景:随着弹性光网络(EON)的发展,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中调制格式识别(MFI)是确保高效可靠通信的核心技术。

  • 目的:提高MFI的准确性与鲁棒性,特别是在低信噪比(OSNR)环境下。

2. 研究方法

  • 特征提取:基于Stokes空间,通过核密度估计提取三轴的一维概率分布特征,构建240维特征向量。

  • 模型构建: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基模型包括随机森林、SVM、AdaBoost、MLP,元模型为CatBoost和MLP。

  • 优化方法: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组合,贝叶斯优化调参,提升模型性能。

3. 实验设置与数据处理

  • 仿真链路:利用OptiSystem 15软件搭建,包含发送端、传输链路和接收端。

  • 调制格式:测试PDM-BPSK、PDM-QPSK、PDM-8PSK、PDM-8QAM、PDM-16QAM、PDM-32QAM、PDM-64QAM七种调制格式。

  • 数据集:OSNR范围5~30 dB,每种格式在固定OSNR下生成200组数据,总计18200组,按80%训练集与20%测试集划分。

4. 结果与分析

  • 性能表现

    • ROC曲线与AUC:宏平均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达1,表明模型分类性能优秀。

    • 识别准确率:除32QAM和64QAM外,其他信号分类准确率超过98.5%,平均准确率较XGboost等对比模型提升2.05%~5.63%。

    • 低信噪比性能:在18 dB OSNR时即可实现100%识别精度,优于其他模型。

  • OSNR影响:所有MFI精度达到100%前对应的OSNR值均低于理论FEC阈值,显示模型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卓越性能。

5. 比较与讨论

  • 与其他模型比较:与XGboost、Tabnet、FT-transformer、Elastic-net等模型相比,Stacking模型在低信噪比时性能显著更优。

  • 局限性:在处理更高阶调制格式及复杂信道环境时仍存在挑战。

6. 结论与未来工作

  • 结论:提出的基于Stacking模型的MFI方法在提高识别准确率和鲁棒性方面表现优异。

  • 未来工作:优化模型结构,结合更多维度的信道特性,提升方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泛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