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卢美霞,郭心悦. 基于非线性编码的叠加概率整形20QAM星座方案[J]. 光通信技术,2024,48(2):56-61.

基于非线性编码的叠加概率整形20QAM星座方案

卢美霞,郭心悦*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下载PDF全文】 【下载Word】

摘要: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系统计算复杂度高、相邻星座点容易相互交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编码的叠加概率整形(PS)20阶正交幅度调制(20QAM)星座方案。首先,基于提出的非线性编码方程,将等概率的4级电平信号编码为PS 5级电平信号。然后,将PS 5级电平信号映射为梯形形状的PS 5QAM信号以最大化叠加星座的欧氏距离。最后,将PS 5QAM信号与等概率的4QAM信号进行翻转叠加得到PS 20QAM信号。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叠加20QAM星座方案对系统的非线性失真有较强的鲁棒性,比叠加16QAM、叠加24QAM星座方案的误码率性能更优。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非线性编码;多输入多输出;概率整形;叠加星座

中图分类号:TN929.12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5561(2024)02-0056-06

DOI:10.13921/j.cnki.issn1002-5561.2024.02.010

0 引言

   现有的研究显示,可见光通信(VLC)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主要受到商用发光二极管(LED)调制带宽的限制。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实现多个数据流的同时传输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1]。然而,由于VLC系统采用的是强度调制和直接探测方式,导致MIMO VLC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较高[2]。当信道高度相关时,接收端难以分离多个数据流,从而无法获得复用增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种结合叠加星座技术的MIMO VLC系统。这种技术通过识别叠加星座图来实现MIMO检测,因此不受信道相关性的影响。文献[3]首次提出了叠加星座的概念,通过2个LED分别发送4阶正交幅度调制(4QAM)和16QAM信号,并在接收端叠加形成64QAM信号。然而,由于不平衡的功率分配,LED产生的光信号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误码率(BER)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献[4]提出了一种基于2×2 MIMO VLC系统的翻转叠加星座方案。该方案保证了2个发射信号以等功率叠加,同时采用了格雷编码技术,提高了接收信噪比(SNR),使BER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了补偿LED的非线性失真,文献[5]研究了结合概率整形(PS)技术的叠加星座方案。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能有效补偿LED的非线性失真,提高系统对非线性效应的鲁棒性。然而,该方案中的PS信号是通过常量分布匹配器(CCDM)获得的,增加了系统的冗余比特量和计算复杂度[6-7]。文献[8]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编码的叠加PS 36QAM星座方案。该方案采用非线性编码技术,将均匀分布的4阶脉冲幅度调制(PAM4)信号转换为具有概率整形特性的PAM6信号[9]。然而,由于采用PAM信号进行叠加,接收端的叠加星座中的相邻点容易发生交叠现象。

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叠加PS 20QAM星座方案,该方案通过将等概率的4QAM信号和非线性编码的PS 5QAM信号以翻转叠加的方式在接收端合成PS 20QAM信号,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噪声能力和接收SNR。

4 结束语

  在MIMO VLC系统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编码的叠加PS 20QAM星座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性能。与现有的非线性编码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够生成调制阶数更低的PS信号,增大了叠加星座的MED,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同时,与叠加16QAM、24QAM星座方案相比,由于PS对系统非线性有更好的鲁棒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在LED出现非线性失真时展现了最佳的误码率性能。此外,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案的优越性,这为大功率LED应用场景下的VLC系统通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